第一个图形界面工具诞生记

作者: 雪帆 分类: 随笔 发布时间: 2021-07-22 14:52

从最初接触计算机,进而开始编程语言学习,到现在有二十个年头了。

大学时代,学习过C语言,也为了考计算机二级报了班废寝忘食过。不过,时乖命蹇,最终还是没有越过那个坎儿,引为一时之憾。

后来,参加工作几年后离职转行,又学起了C语言,并且对它又有了新的认识和进步。此后的测试工作中,常常需要用到测试数据,但是,那些数据到网上临时找,往往费时费力,与我的预期严重不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起来,可以自己编写程序,解决这些小问题啊!于是,开始翻查资料,边写边测边改,最终效果还不错,只不过,改来改去,都是在命令行窗口与程序打交道。面对着黑黢黢的界面,实在是感觉少点儿什么。

去年六七月份,开始Python学习,一点点为了监测二十几个项目,编写调试脚本,也基本上都是面对代码和命令行。

转行后的这十年还多的时间,经常想着自己写个带界面的工具出来,也试过不少,中文编程的易语言、可以编写多种界面程序的aardio、甚至是比较专业的画原型的工具AR。不过,都未能最终写出来。接触Python以后,也找过相关的编写图形界面的资料,想着学一学,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也曾经利用现成的代码,经过一番费劲巴拉的改造,最终改造出来一个还算看得过去的小工具,把任意一段文字,获取它的MD5值,同时给出相应的日志信息。

六月底的时候,发现一个Python的生成测试数据的库Faker,用它写成了一段专门生成测试数据的代码,运行起来效果不错。但是,能用界面的形式改造出来,就更好了。

就这样,利用之前了解到的tkinter知识,开始规划我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图形界面的工具。第一版界面组织好了,但是,始终不能获取到输入框的值,什么原因却不知道。周末放了两天,周一又找资料,发现是输入框没有定义变量,单纯的窗口组件是没有值的,当然无从取值。于是,第一版图形界面终于可以正常生成数据了。

数据是可以正常生成了,但是,界面却还是死板的可以,只有输入数值与开始计算这样的简单交互,生成结果几乎是不可见的(必须去写死的路径中查看对应的数据文件,才能最终验证数据是否生成以及生成质量)。

于是,在升级改造的路上越走越远。手动指定数据存储路径,设置提示按钮给用户提示路径方面的信息,增加是否指定路径的判断(不指定路径无法运行生成数据的核心代码),调整界面布局……这一切完成之后,又尝试编译生成可以脱离Python环境的EXE可执行文件。

终于,我的第一个图形界面的测试数据生成工具,面世了,虽然它还比较简陋,界面比较简单不够好看,功能不够多,但是,有了这个好的开始,我也可以有更多的信心去完成更多的实践与设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