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植树记事(2010年)
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每年的植树节前后都会掀起一阵植树造林的热潮,2010年的这个春天当然也不会例外。例外的是,今年的义务植树活动有些特别的意味。
植树节前几天我们北大青鸟软件测试中心华恒信校区的刘校长就开始计划义务植树的事情了,经过多次协调,最终决定这一周的周日——3月14日去平山县的小壁林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因为这是我们华恒信软件测试培训中心青鸟学社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型的室外活动,所以,意义显得有些不一般。
3月14日的早晨,天公不作美,紧绷着一张脸,让大家看不到往日那张笑眯眯的面孔。不过,大家还是按约定的时间到学校集合了。刘校长、青鸟学社社长张洪江老师、宋老师、王雪老师、专修17班和专修18班的同学,再加上两个小朋友一个十八个人分乘几辆车,按照预先查询好的路线向着目的地进发。
市区的路好走,也没有太拥挤,顺顺利利的到了郊区,虽说有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也难免遇到些小麻烦,比方说路不好走,郊区的路不熟悉。好在我们的组织者都有应急的预案,几辆车上的对讲机频繁沟通,互相提醒鼓励,那些小小的“拦路虎”都乖乖的让路了。有了对讲机的存在,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因为天气和路而产生的沉闷气氛在不知不觉间躲到了九霄云外。车速不高,一路看着路边的路牌和提示,我们终于进入了小壁林区。
小壁林区的树不算太高,但是却都规规矩矩的站成了一个个矩阵,挺立在初春的严寒中。开车行进在林区,可以看到路边不是出现的标志物,都是各个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等的logo和标志性文字。树下都是枯黄但覆盖均匀的草皮,懒懒的趴在地上,静默着。曲曲弯弯的又走了几分钟,终于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照规矩停放好车辆,放眼四顾都是一张张挂着笑的脸,料峭的春寒也没有对他们造成任何影响。
远远近近的,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轿车和大巴车,红红绿绿的各色服装活跃在灰色为主色调的这篇林区,让人感觉到一种温馨的希望在心间蔓延滋长。
背上工具,把对讲机举在嘴边,一前一后的向着放置树苗的地方前进。
前面是一片稀疏的林区,地上划着一条条的浅沟,是规划里植树的地方。不远处是一堆树苗,根部埋在土里,等着大家把它们一一栽好。我们分好工,有取树苗的,有挖坑的,开始正式植树。
这里的土质并不像来时想象的那般,都是松软的沙土,一锹下去,可以很轻松的挖出来好多的沙子。沙子很潮,看样子我们准备的水桶和盆都用不上了。依照树苗的根的大小,或大或小的挖出大概半米深的坑,把苗载下去,扶正了,开始往里面填沙土。不知是哪位高人,口里还念念有声“挖个坑,埋点土,踩上一二三四五”。于是劳动者的阵营里又有了一阵阵会心的笑声。随行的一男一女两个小朋友也不闲着,到不远处的大沙坑边上玩沙子。看着他们的笑脸,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不自觉的开始手上加力,坑挖的更快了。
不知不觉间,五十余棵树苗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站成了三排,一阵风刮来,颤微微的向我们致意。有些累了,开始合影留念。合影完毕,收拾工具等一应用具,返回车边。
雨,开始不急不慢的下来了。我们也走在了返校的路上。身后的小树们,在春雨的滋润下,想必会茁长成长的,长成参天大树。
植树造林、美化家园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生态宜居名城建设,努力把我们的石家庄市打造成具有平原绿色城市特色、高品位的 “中国绿城”的重要举措,从小的方面讲省会风沙少了,空气质量好了,我们每个人不也是受益者吗?
植树造林不只在于参与,更在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