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看到这个数字,不知道你能联想到什么。反正对于我来说,它意味着一段悠长的岁月。这段岁月的两头,各有一个锚点,拴住了我生命的一条重要的曲线。
回首这个世纪的第一个年头,是一段忙碌的日子,那里有一个亮点,一张彩色的照片摆在我的记忆中。照片上有一顶鸭舌帽,帽后是黑亮的马尾。帽檐下,是那张在我心里微笑的俏脸。手没有闲着,扶住身侧的枝丫。一树的红花绿叶,在旁招摇。树身分叉离地面不远,有一双白生生的旅游鞋,稳稳地站在树上。
在那张照片和那封信之后,是远隔千里两地求学的两个青年人各自奋斗的日子。两个不同的城市里,两个身影分别前行。偶有书信,也有电话,嘘寒问暖之外,聊聊各自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些电话,几乎在固定的日子响起。对着电话那头,说一句,没什么事,想说的话,你知道的。那头儿也微笑着,知道了,谢谢你。我们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然后就是彼此絮叨几句互道再见。
零六年,有一个电话,几乎翻转了我平平淡淡的生活。曾经,我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准备,但是,最终我的生活还是回归原本的路线,继续酝酿着自己的叛逆,想要远离自己不再喜欢的工作。
然后,我的生命获得了一次跃迁的机会,来到了离她百里之外的国际庄。还是不多的联系,沟通着各自的近况。彼此都非常忙碌,以至于,终于失去了彼此的联系。此后,遇到老同学,多方打听,也是未果。我也在一片泥潭中挣扎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寻找,只在心里默默地牵挂。
如此,过了两三年,我从泥潭中走出,五一前后的日子,一个老同学带来了她的消息。于是,很平常的互相问候开始,我们终于又恢复了联系。只是,从言谈话语中我似乎能看到她眉宇间潜藏的悲戚。从去年春节前的一次聊天开始,我的心揪紧了,婚姻的不幸让她无助彷徨,我却不能分担一二。今年五一前后她终于找到了一条新的路,让自己不再与社会脱节,只是,当时的我并不能从经济上出把力,一种自责深埋心底。
静待半年之后,这次回家,终于可以借着小侄生日的由头,大大方方地出现在她的店里。终于,久别重逢!
路上曾经设想了若干情形,尤其是,她不在怎么办?事实证明,我多虑了!当我寻寻觅觅地终于站在了属于她的那几平米。抬头间,发现是我,并没有久别十八年的陌生。从几句家常话开始,开始为小侄的生日礼物说出自己的意见。我否定了玩具这个建议,坚持买一套衣服。她也就开始翻找适合小侄的衣服。她一向不是小气的人,当我送你的,快走吧!我坚持不同意,她终于去写单子了。看看时间,我想请她吃顿饭,你快回去吧你还有事。怕给她带来不便,我没有坚持,告别出来。
前路如何,还有很多变数,不变的,是初心,还有顽强拼搏的精神。祝福她,同时也祝福我,自由、幸福!